为深化课程教学改革,提升《医学免疫学》核心课程教学质量,2025年9月24日,我校医学免疫学教研室组织召开了一场聚焦“固有免疫应答”的集体备课会。会议由张薇主持,教研室全体教师齐聚一堂,围绕这一医学免疫学核心章节展开深入研讨,共同优化教学设计,为新学期授课做好充分准备。
固有免疫应答是机体防御的“先头部队”和“警报系统”,在知识体系中具有基石作用。讲好这一章,不仅关乎学生对固有免疫本身的理解,更为他们后续学习适应性免疫奠定基础。如何将抽象、微观的防御机制讲得生动透彻,是医学免疫学教研室教师们研讨的重点。
课程主讲教师张军峰教授作中心发言,系统梳理了本章的教学目标、知识脉络与重难点。他提出,教学内容应聚焦三大核心板块:固有免疫系统的组成(包括屏障结构与免疫细胞)、识别机制(模式识别受体及其相关分子模式)、以及效应功能(如吞噬作用、炎症反应与抗病毒状态)。通过精炼课件与逻辑串联,帮助学生构建清晰的知识框架。
本次备课会还就课程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入进行了专题讨论。与会教师一致认为,在讲解固有免疫的“非特异性”与“先天固有”特性时,可引导学生思考生命进化中防御体系的精密性与科学性,激发探索精神,培养科研素养。
经过热烈讨论,免疫学系教师在第三章的教学进度、课件模板、案例资源、习题设计及实践环节等方面达成共识。张薇副教授在总结中表示:“集体备课不仅是教学任务的布置,更是教学智慧的碰撞与传承。”她感谢全体教师的积极参与和经验分享。
本次集体备课内容详实、研讨深入,有效解决了教学实践中的难点问题,进一步凝聚了教学团队合力,为《医学免疫学》课程的高质量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。